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查看: 59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石潴咏千古,清塘荷一支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荷花纹执壶

[复制链接]
     

0

威望

165

主题

4870

积分

Rank: 3Rank: 3

高级会员

精华
2
帖子
2000
注册时间
2005-11-3
在线时间
41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3-15
好友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18 12:07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咔够,结识更多爱好摄影器材朋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九鬼 于 2013-9-18 12:19 编辑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这首名为《石潴》的五言律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群玉当年游历长沙窑时对所见情景的有感而发,这首诗也使他成为了用文字记载长沙窑实况的古今第一人!在这短短的四十个字里,不单体现了诗人在创作方面极高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也让千年后的我们得以了解唐代长沙窑烧制现场繁忙而又生动劳动景象,真可谓往来穿梭、热火朝天。长沙窑位于湖南长沙北郊30公里的石渚湖至铜官镇一带,故又名铜官窑(图1)。作为唐代制瓷史上的一朵绮丽之花,长沙窑以自身的丰富创意赢得了无数的中国和世界第一,其中又以第一个成功发明烧制铜红釉(图2);第一个创造并发展了釉下彩绘(图3);第一个涉足商业广告语此三点最为耀眼,这三点不单使长沙窑的产品在当时拥有了极为特殊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又发展了前卫有效的市场推广方式,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陶瓷史上一系列极为重要的创举。并且,长沙窑的瓷器产品在当时就已经出口至全球二十九个国家和地区,利用水路运输,起湘江经长江入海,近到日本朝鲜,远赴南亚北非,开辟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瓷器“海上丝绸之路”(图4),为早期的中国瓷器对外文化交流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著名的唐代沉船“黑石号”在打捞出水后发现,作为一艘远洋贸易用船,船上共有瓷器67000多件,惊人的是其中56500件为长沙窑制品,占到了总数量的84%还多,其在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图5))。在唐代瓷器推崇南青北白的宏观背景下,长沙窑虽无“官窑”之器,但凭借着其特有的装饰手法和完全以普通大众作为消费对象的营销方向,仍然树起了中国瓷器烧制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里程碑。
介于对这座里程碑的无限神往之情,笔者夫妻二人一直在苦苦寻觅一件长沙窑精品,希望借此一窥大唐瓷器的不朽风韵。终于在不久前,机缘巧合之下我们得到了这件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荷花纹执壶(图6),真可谓是得偿所愿。此壶高21.6厘米,口沿直径10.8厘米,底足直径14厘米,两肩宽度15厘米,满身罩清亮的纤薄青釉,呈典型的玻璃光效果,釉层有明显厚度不均匀的现象(图7),多处呈现流淌状痕迹,胎骨呈微粉红色(图8),胎壁相对一般的长沙窑作品更为轻薄。壶的前部纯手工削制一八棱鋬流(图9),垂直长度3.7厘米,为典型的唐代式样,虽略有不对称之感,但体现了工匠制壶时的熟练和率性,同时也是长沙窑执壶的特征之一;两侧肩部各有一个三轮系,从形制来看可能并非纯粹的装饰而是具有系绳的实际用途;壶后部塑有一执鋬(图10),长度为10.3厘米,同样是三轮式的,但仅至壶体的中部,看来倒水时必须双手持壶才能正常使用,但也符合壶身容量较大的实际情况;肩部轮廓丰满,显得端庄有力;壶颈整体下宽上窄,因釉薄所以能清楚地看到加工时留下的旋纹痕迹;壶口沿略外撇,比例协调。从壶的内部,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旋形制胎的痕迹(图11),气韵贯通不见犹豫,干脆利落一气呵成;胎壁的手感爽利,略带细密颗粒但无艰涩之感,说明胎泥在淘洗过程中十分严谨。壶的整体造型丰满规整,不管是颈部、腹部甚至是鋬流部分,唐代的壶都呈现出粗短有力、厚重肥美的趋势,恰如其分的迎合了唐代以肥为佳的独特审美情趣。这种造型艺术的特殊喜好相对于后世作品,特别是和宋代的执壶有很大的不同,宋代执壶作品恰恰流行的是一种线条纤细、飘逸羸弱之美(图12),显得清秀轻盈不可方物。仅从一把执壶,我们就可以看出两个朝代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显著区别。壶身的正面绘一丛亭亭玉立的荷花,茎叶俊朗质朴,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刚露尖角,恬静中带着动感,颇有风摆荷叶、婷婷袅袅之姿(图13)。工匠以氧化铁作褐色着色剂进行线描,以氧化铜作绿色着色剂负责晕染,在虚实之间营造出一幅出水芙蓉般的清丽图画(图14),而这正是长沙窑独步大唐瓷器业的釉下彩绘纹饰中极为重要的一类——荷塘纹。说到荷塘纹饰的由来,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涌现了像“莲鹤方壶”这样具体表现荷文化之美的青铜工艺珍品(图15);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又在他的离宫(即现在的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专门修筑了“玩花池”,遍植荷花,供其赏荷消暑;历代以来,赞颂荷花的诗词歌赋;表现荷花丹青书法更是盛若繁星、数不胜数,逐渐形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题材,作为一个中国人,荷文化在我们自身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唐代长沙窑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对荷文化与瓷器文化的结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唐代长沙窑之前的瓷器作品(包括石雕等器物),一般仅以刻画的手法表现荷莲的花瓣,无茎无叶仅仅是一种纯装饰性的对称造型,显得极为公式化,而长沙窑将写实性的绘画手法运用到了瓷器加工中,创造性的将书画艺术和瓷器装饰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为后世的中国瓷器艺术开辟了全新的天地。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宋代(图16)、元代(图17)、明代(图18)、清代(图19)的瓷器上得到证实,虽然每个朝代在绘画方式、材料、风格上都有各自的不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纹饰表现上明显的传承关系,很显然中华荷文化这条千年未断的艺术脉络在长沙窑以及后世的瓷器艺术上得到了重要的体现,也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源脉之一。
收藏本身就是一种爱好,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不同的乐趣,而通过对古物的研究感悟可以使你的思绪和先人们的精神所联通,跨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障碍,完成一次又一次真正的穿越,这样的愉悦更是让人欲罢不能。一把小小的执壶,引出的也许只是一个千年前寻常人家的故事,但更让人感叹的是,一段曾经无比辉煌的历史已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闲来无事时,我喜欢轻轻抚摸这件充满灵性的作品,细观那丛荷花,耳畔仿佛能够听到一曲采莲摘荷的江南丝竹;试想他日若逢炎炎夏日,如能喝上一碗此壶倒出的山泉,说不定还能闻到那幽幽荷香哩。

(刊于《收藏与投资》

图1—长沙窑窑址分布图.jpg (75.68 KB, 下载次数: 21)

图1—长沙窑窑址分布图.jpg

图2—长沙窑白釉红绿彩执壶.jpg (50.2 KB, 下载次数: 24)

图2—长沙窑白釉红绿彩执壶.jpg

图3—长沙窑褐绿彩汇莲花碗.jpg (32.03 KB, 下载次数: 24)

图3—长沙窑褐绿彩汇莲花碗.jpg

图4—长沙窑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jpg (94.95 KB, 下载次数: 45)

图4—长沙窑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jpg

图5—黑石号打捞出的部分长沙窑瓷器.jpg (91.86 KB, 下载次数: 39)

图5—黑石号打捞出的部分长沙窑瓷器.jpg

图6—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荷花纹执壶.jpg (54.09 KB, 下载次数: 42)

图6—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荷花纹执壶.jpg

图7—厚薄不均匀的流淌状釉面.JPG (170.03 KB, 下载次数: 47)

图7—厚薄不均匀的流淌状釉面.JPG

图8—底足胎骨.JPG (313.88 KB, 下载次数: 16)

图8—底足胎骨.JPG

图9—八棱鋬流.JPG (145.68 KB, 下载次数: 14)

图9—八棱鋬流.JPG

图10—执鋬.JPG (131.47 KB, 下载次数: 21)

图10—执鋬.JPG

图11—内壁.JPG (115.63 KB, 下载次数: 15)

图11—内壁.JPG

图12—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执壶.JPG (66.8 KB, 下载次数: 39)

图12—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执壶.JPG

图13—正面纹饰.JPG (206.47 KB, 下载次数: 13)

图13—正面纹饰.JPG

图14—纹饰细节.JPG (206.35 KB, 下载次数: 17)

图14—纹饰细节.JPG

图15—莲鹤方壶.jpg (132.63 KB, 下载次数: 16)

图15—莲鹤方壶.jpg

图16—北宋定窑划花荷塘纹盘.jpg (118.06 KB, 下载次数: 36)

图16—北宋定窑划花荷塘纹盘.jpg

图17—元青花缠枝花卉开光式荷塘莲花图盘.jpg (221.87 KB, 下载次数: 35)

图17—元青花缠枝花卉开光式荷塘莲花图盘.jpg

图18—明永乐青花一把莲纹大盘.jpg (156.65 KB, 下载次数: 51)

图18—明永乐青花一把莲纹大盘.jpg

图19—清光绪青花荷塘清景盘.jpg (160.75 KB, 下载次数: 38)

图19—清光绪青花荷塘清景盘.jpg
Amigo!Amigo!来喝杯普洱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072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4

元老勋章

金牌会员

精华
帖子
1336
注册时间
2012-5-27
在线时间
50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7-10
好友
0
2#
发表于 2013-9-18 15:46 | 只看该作者
泡壶普洱茶,慢慢品,学习.
边走边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威望

731

主题

123万

积分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功勋勋章勤奋勋章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北京清华

荣誉顾问

精华
15
帖子
24497
注册时间
2009-7-4
在线时间
519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4-17
好友
520
3#
发表于 2013-9-18 21:52 | 只看该作者
好深的学文啊,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6-5 06:05 , Processed in 0.219359 second(s), 3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