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标题: 价廉质优的选择──谈康泰时F2.8镜头群中的廉价镜头 [打印本页]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2 23:42
标题: 价廉质优的选择──谈康泰时F2.8镜头群中的廉价镜头
本帖最后由 东北抗联一军 于 2016-1-23 00:12 编辑

价廉质优的选择
──谈康泰时F2.8镜头群中的廉价镜头
二○一五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二○一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很久不写这类叫好不叫座,甚至招来冷嘲热讽的文章。因为关于器材问题,大家永远在那几个周而复始的话题里争来吵去,什么定焦与变焦之争,手动与自动之争,单反与旁轴之争,佳能与尼康之争,看得多了,也颇有索然乏味之感。早几年,自己对德系镜头比较发烧的时候,也颇曾把玩过些康泰时镜头,买进卖出,不亦乐乎,在那个时候写这类文章,比较容易让人感觉自己是为自己手里的家伙打广告。现在,对器材已经开始退烧,开心琢磨怎么拍片的问题,手里的镜头出得只剩十来支,还有一小半是徕卡M系镜头,而且基本都是自己的自留地,不咋卖商品粮了。所以,觉得自己可以静下心来写写自己玩过的一个镜头群,即康泰时的F2.8镜头群,总体说来,这是一个价廉质优的镜头群,当然,你如果想贪图蔡司光学的宏大,仅靠这批镜头是远远不够的,它只够你初窥门径而已。
    然而就是这初窥门径的一组镜头,已经足够让人享受拍摄的乐趣了。
    1975年,康泰时这个曾经与徕卡分庭抗礼的品牌在沉寂了十年之后,突然复出江湖。这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蔡司公司选择与雅西卡、保时捷两家公司合作,蔡司负责镜头设计和部分镜头生产,雅西卡负责机身设计和部分镜头生产,保时捷则负责造型设计。浴火重生的康泰时随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单反镜头,其中F2.8镜头计有12支,分别是:
    F-Distagon 2.8/16 T*、Distagon2.8/21 T*、Distagon 2.8/25 T*、Distagon2.8/28 T*、PC-Distagon 2.8/35 T*、Distagon 2.8/35 T*、Tessar 2.8/45 T*、Makro-Planar 2.8/100 T*、Sonnar 2.8/85 T*、Makro-Planar 2.8/100 T*、Sonnar 2.8/135 T*、Sonnar 2.8/180 T*、APO-Tele-Tessar 2.8/300 T*。
    这其中,FD16、D21、PCD35、ATT300属于顶级镜头之列,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我要说的是D25、D28、D35、T45、MP60、S85、MP100、S135、S180。这些镜头都是我自己曾经拥有过或者使用过的,虽然未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光学潜力,但总还可以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
    需要强调的是,此间高手如云,兄弟断无班门弄斧之意,只说说自己的实际感受。我不是土豪,我能接触这些器材,是因为我没有什么家庭负担,仅此而已。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00:06
本帖最后由 东北抗联一军 于 2016-1-23 00:08 编辑

一、Distagon 2.8/25 T*AEG & MMG & MMJ

    D25有三个版本,我都用过。一般认为MMG版本最为优秀,集浓郁与通称于一身,我手边最后保留的也正是一支MMG,但个人认为对绝大多数中国摄影师来说,MMJ版本可能更好用,它带来的那种清澈感绝对能打动你的内心。我曾经用它转接在佳能EOS50D上当小标头用,给一位亲属拍纪念照,出片有种水洗过的清新,色彩足够饱和,但并不沉重。与接近水彩画风格的MMJ相比,AEG和MMG版本色彩风格更接近油画,出片色彩浓郁,但是AEG偏黄,不够通透,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品相普遍差些,MMG很优秀,但是价格也确实是贵──比MMJ和AEG贵出去2000多块钱,究竟值不值,就看您自己的标准了。
    D25向来以色彩著称,有人称其为“蔡司色彩王”,其实蔡司好多镜头色彩都不错,究竟D25能不能排到“色彩王”的高度还有人持不同意见,但我认为它的色彩已经足够好了,再来争论它是不是“色彩王”其实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只要知道它以色彩闻名就行。
作为一支充满争议的镜头,D25有自己的毛病:大光圈下边缘分辨率差(转接在数码相机上暗角较为明显),近摄成像水平差(这基本是废话,除了长庚光学那支老蛙15/4微距镜头外,没有谁把这么广的镜头设计成微距镜头的,设计的重点都是无穷远上的表现),这都是大家讨论了40年的问题。另外,据改口师傅们讲,MMJ的D25有一部分犯光圈出油的臭毛病,这点不如德产的好。我自己就曾经用过这样一支头,冬天光圈被冻住,在鸭绿江边拍的一组照片全是废的,但那支头也出过一张让我自己很感动的送别照片。当然,优秀的或者说伟大的作品不一定都是一流器材拍的,这点一定要先强调。不过咱们这篇小文章里说的是器材的事情,思想和技术上的问题咱们先不讨论。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虽然没有上秤称过,但我感觉这三个版本的镜头重量都不同,MMG最重,AEG次之,MMJ最轻,说明三个版本使用的材料都不同。
    生产时间:AEG,1975~1987;MMJ,1990~2001;MMG,1986~1989。


补充内容 (2016-1-23 19:26):
补充一句,有好多高级镜头采用了浮动镜组设计,近摄时可以有效改善光学质量。例如康泰时的1.4/35,佳能FD的28/2。但D25这支没有,估计是体积所限。

IMG_2358.jpg (210.75 KB, 下载次数: 126)

IMG_2358.jpg

D25 (1).jpg (486.57 KB, 下载次数: 113)

D25 (1).jpg

D25 (2).JPG (524.25 KB, 下载次数: 115)

D25 (2).JPG

D25 (3).JPG (420.62 KB, 下载次数: 122)

D25 (3).JPG

D25.JPG (304.25 KB, 下载次数: 111)

D25.JPG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00:11
二、Distagon 2.8/28 T*AEJ & MMJ

    D28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广角镜头,它的光学素质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格──当然这话也适用于绝大多数康泰时F2.8镜头。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里,全世界能和它抗衡的28毫米单反镜头极少,即便是在今天,光学素质能出右者亦是寥寥无几。
    这头有AEJ和MMJ两个版本,没有德产的,大概蔡司公司认为这样一支规格很普通的广角镜头没有必要在德国本土生产。虽然它规格一般,个头不大,但色彩、锐度、分辨率几个指标都展现出了蔡司的强大实力。从设计角度来说,广角镜头边缘分辨率下降是先天不足,属正常现象,诸君有兴,大可以拿佳能的EF16-35/2.8L和EF17-40/4L的片子作一下比较,与D28相比,这两支L头大光圈下的边缘分辨率低得简直令人发指。但是D28边缘分辨率与中央分辨率高度接近,我的理解是它的像场设计得很大,135画幅仅仅是其像场中成像最佳的中心部分而已。
    有人说,D28是被自家F2.0的大哥给压住了。大哥更有味道,更能体现蔡司“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的特点,弱光下出片令人印象深刻。我不否认F2.0弱光下的实力,我只是想说,我们多数时候不是在弱光环境下拍片子,不必太在意弱光下表现出的那点差异。F2.0通光量整整大一挡,但我对它光圈全开时的表现感觉一般,所以自己曾经拥有的那支很快就出手了,好像在五棵松二手器材交易会上甩的货,不但没有亏损,还小赚了一笔。既然话说到这里了,就不必再吝惜笔墨,F2.0的D28转接到佳能上光圈全开时对焦很困难,28毫米镜头对焦基线太短,景深又不够大,不知在微单上转接对焦困难否。而且F2.0大都是早期的AEG,号段集中在58到60,现在市面上很少有好成色的,MMG只存在于传说中,反正我玩了这么多年康泰时还没见过MMG版本。
    关于版本问题,我没有用过AEJ版本,前后用过的几支D28都是MMJ版本,对两个版本的差别不作评论。好像也没听身边用过AEJ版本的朋友说过有啥差别。
    生产时间:AEJ,1975~1987;MMJ,1987~2001。

IMG_7973.JPG (628.27 KB, 下载次数: 133)

IMG_7973.JPG

D28.jpg (420.51 KB, 下载次数: 123)

D28.jpg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00:17
三、Distagon 2.8/35 T*AEJ & MMJ

    我一直很喜欢D35这支小头,无忌上有人称其为“低调而强悍的竞争者”,这话很准确。
    这些年来,D35价格没有明显变动,一直在2000(AEJ)/2300(MMJ)上下徘徊。因为各家厂商相同规格实在太多了,根本不存在炒作的空间,从中国的海鸥到日本的太苦马,再到民主德国的蔡司·耶拿,联邦德国的徕卡、禄来,几乎所有的厂商都生产过这一规格的镜头,而且定位都不高,所以康泰时的D35能卖到这个价钱已经很能说明它的实力。
    我一直觉得,在康泰时YC口全系列镜头中,D35的色彩与D25最为接近,出片风格也有小油画一般的感觉。但它的边缘分辨率要比D25好得多,甚至比D28还要强些。如果你拿它拍风光,它的色彩同样强悍;如果你拿它拍人文,它低调的身材可以让你轻易出大片,特别是光圈全开的时候有那么一点若有若无的暗角,极有味道。头些年我用佳能EOS50D转接它的时候,曾经在四平给两三岁的外甥女拍过一组片子,利用了窗口折射的自然光,出片色彩暖暖的,极为温馨,至今让自己感动不已。在室外给同学拍片,依然有令人惊诧的表现。
    35毫米镜头被许多人称为“人文之眼”,马克·吕布这一代摄影师以此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标准镜头。我不擅用35毫米镜头,我倒是觉得这个视角的镜头拿来拍拍风光小品也不错,有几次爬长城的时候用D35拍过一点风光片(我拍风光片纯属玩玩,是户外活动的副产品,当不得真的),自我感觉倒也良好。后来听说在中国名声赫赫的亚当斯所使用的大画幅镜头换算成135视角大约也就是35毫米,自己居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产生,看来俺也有暗合古人的时候啊。
D35是康泰时镜头群里最让我纠结的一支,因为我还有MMG版本的F1.4,这大哥同样压住了F2.8的小弟弟,小弟弟只在小光圈下的无穷远上有优势。论近摄,大哥有浮动镜组纠正像差;论焦外,大哥是沙龙摄影的常客,有人甚至说它是自己的“最后一支康泰时镜头”;论色彩,大哥虽然清淡些,但也不差,特别是MMG版本,亦是集通透、浓郁于一身。所以D35我屡次出了货以后又买回来,因为它还算拍人文题材的常用焦段,小巧低调,不像F1.4的大哥那么招摇,另外,多数时候咱也用不着那么大的光圈呀。
    D35和D28、P50、S135同属康泰时YC口的第一批镜头,与这几支镜头相同,它也只有AEJ和MMJ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我都用过,看不出光学上有什么区别,但我觉得AEJ似乎抗逆光能力略差,但没有听别人说有这个毛病,可能是个体差异的缘故。
    生产时间:AEJ,1975~1987;MMJ,1985~2001。

IMG_4639.jpg (949.25 KB, 下载次数: 110)

IMG_4639.jpg

D35 (1).JPG (395.16 KB, 下载次数: 107)

D35 (1).JPG

D35 (2).jpg (336.75 KB, 下载次数: 116)

D35 (2).jpg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00:27
本帖最后由 东北抗联一军 于 2016-1-23 00:31 编辑

四、Tessar 2.8/45 T* AEJ& MMJ
    T45是一支小巧得让人不忍使用的饼干镜头,但影友们对它的评价很一般。平心而论,它倒也不是特别差,但它的光学表现不太像是蔡司拿得出手的东西。
    作为著名的早期光学结构设计,天塞诞生于1903年,彼时虽然双高斯结构已经诞生,但其理论上的优越性被相对复杂的结构带来的内部折射所抵消──别忘了,那个时代一切镜头都没有镀膜。反倒是结构简单的天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空气折射造成的光学下降,成像格外清晰锐利。因此,天塞结构素有“鹰眼”之称。但是,在镀膜大行其道的年代,双高斯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天塞结构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康泰时的T45镜头,可以算是天塞镜头的最后绝唱。
    我曾经用过一枚67号段的T45(我见过的T45全是这一号段的AEJ,还没有见过MMJ的普通版本),略感意外的是它的外镜筒和光圈环居然是塑料的,实在是有违蔡司用料扎实的优良传统。镜头插入机身后,外部厚度仅为区区18毫米,即便是转接在佳能上,加上接环的厚度也不过20毫米而已。体态轻盈,这个也不必说。如果你追求做工和用料,那么可以选择百年纪念版,这个纪念版外观为钛色,乍一看很像是康泰时的G系列镜头,滤镜口径也改为46毫米,全金属打造,还配了一个很精致的金属遮光罩。只是,它的价格也跟着涨了上来,比普通的T45贵了一倍。
    如果你追求焦外成像,那我建议你改用别的镜头,T45焦外很硬朗,反差大,这个很正常,天塞结构本来就是以锐见长的。如果你想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那么T45恐怕也不是你最合适的选择,别看它的最大光圈到了2.8,但虚化背景依然不是它的强项。要说色彩,T45是蔡司一贯的饱和暖调,也很不错,油则油矣,可就是少了些“润”的感觉,而这恰恰是大家最欣赏蔡司的地方。但是,T45光圈全开有十分明显的紫边,这点要命。四年前一位好朋友来京,那时我的T45刚到手,用它拍的人像全是紫边,后悔咋就没把P50带出去用呢,哪怕是个海鸥64也行啊。
    另外,T45还有个要命的地方,即焦点会随着光圈变化产生偏移,虽然不甚明显,但依然会对成像有影响。所以有人使用这支头只用2.8和8.0两挡光圈。根据我的经验,这头最好是放在8.0这挡上拍风光,绝对能满足一些风光摄影家对“清楚”的要求。我曾把它转接在佳能无敌兔上使用,结果常常在安全快门以上拍出虚片来,后来我理解为T45自身重量太轻了,抵不住无敌兔的震动,不知用微单转接的朋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说明:镜头样片是借本网网友168的,在此表示感谢。
    生产时间:AEJ,1983~1987;MMJ,1993~2001;MMJ百年纪念版,2001。

DSC_0955.jpg (63.18 KB, 下载次数: 118)

DSC_0955.jpg

T45.JPG (384.34 KB, 下载次数: 113)

T45.JPG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00:39
本帖最后由 东北抗联一军 于 2016-1-23 00:41 编辑

五、Makro-Planar 2.8/60T* AEJ
(S-Planar 2.8/60 T* AEG、Makro-Planar C 2.8/60T* MMJ)

    我玩摄影这些年,多数时间都是在拍街头见闻,对器材没有太特殊的要求,中间偶尔有什么特殊题材要拍,我都是到一个器材多得可以去五棵松开店的朋友那里借来用用。早几年,有人要我帮忙拍食品,于是我去朋友家里借了一支微距镜头用,这就是康泰时的Makro-Planar 2.8/60 T* AEJ。恰好那天有个当兵的朋友来我这里串门,听说这支镜头可以让被摄物体等比例出现在底片上,于是从衣领上拆下一枚领花,让我试镜。结果,那枚崭新的领花拍出来一看,表面粗糙得宛如月球表面,惊得我们半晌都没说话。
    去年我曾在一本摄影杂志上看过一篇枪手写的文章,文中说“×××镜头虽然光圈全开比较肉,但只要把光圈收缩到11左右就会有比较不错的表现”。当时我的第一想法就是这破玩艺赶紧砸了算了,哪怕把你家防盗门上那个破门镜拆了,种到镜头筒里加个光圈组件,缩到11也会有“比较不错”的表现。有本事,你就拿实力来说话。
    我非常理解许多初学摄影的朋友对镜头“锐度”的追求,我个人以为,如果喜欢锐度,那买这买那的纯属多余,买这一支MP60就足够了,没有什么镜头比它出片更“锐”了。你拿这支镜头拍片,肯定会有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啧啧称赞:“哎呀,你的照片拍得真好,真清楚,你拿什么相机拍的?对,是单反,肯定是单反!”不过我想提醒诸位,如果喜欢拍妹子的话还是算了。这镜头本身的分辨率已是奇高,但它在分辨率与反差之间更侧重于反差,因为是微距设计,所以它的焦外成像不会太好,什么“焦内刀切,焦外奶油”的说话与此镜无缘。你要拿它拍妹子,只要不是刚从娘胎里出来的,脸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点瑕疵,一入此镜纤毫毕现,俺可不敢保证你的人身安全。看官各宜谨遵,勿谓言之不预也。
    作为一支手动镜头,如果说MP60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太大太重了,即使上架子也显得重了些。67毫米的滤镜口径,570克的份量,搁在那里很像一颗苏式手雷,猛一看还以为是中画幅镜头。相比之下,尼康的55微和徕卡的60微都是55毫米的滤镜口径,小巧得多了。它的用做和做工无可挑剔,1:1拍摄时镜筒延长两倍多,依然毫不松旷,卡口也格外厚实,非常可靠。
    MP60只有日产的AEJ版本,其前身是大名鼎鼎的SP60。SP60只有AEG版本,据说根据机械设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三个版本,第一版有消光筒,后来被取消了,但我没用过,不敢说。据我那位朋友说,从实拍角度来看SP60和MP60很难区分开来。
    MP60有个C版,俗称“小微”,光学表现与MP60无异,只是滤镜口径改为55毫米,放大倍率也变成了1:2,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足够用,毕竟不是谁都有等比例放大的需求。徕卡那支60微的放大倍率也是1:2,1:1需要加装近摄接圈才行。
    SP60生产时间:AEG,1978~1989
    MP60生产时间:AEJ,1990~2001
    MP60C生产时间:MMJ,1993~2001

IMG_8400.JPG (588.95 KB, 下载次数: 130)

IMG_8400.JPG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00:46
本帖最后由 东北抗联一军 于 2016-1-23 00:51 编辑

六、Sonnar 2.8/85 T* AEJ& MMJ & AEG & MMG

    S85是康泰时全系列镜头里唯一一支四个版本齐备的镜头。也是最容易买到MMG版本的一支镜头,我很荣幸,手里有这么一支MMG版本,所以仅就MMG来说说看。
    我手里这支MMG是1998年以后生产的版本,镜身铭文为“Lens made in Germany”,而不是大部分德产镜头的“Lens made in West Germany”。按理说,这个时期的康泰时镜头整体素质应该是最好的,不幸的是它也和中国的鸟厂一样,走上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谋求利润最大化的路子。这么漂亮的一支镜头,光圈环居然是塑料的,刻度值是印刷上去的,真是让人不知该说什么好。看来这偷工减料的事情不是中国人的专利,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也有干这事儿的时候。
    不过,虽然制造上偷工减料,但S85的色彩和焦外都不错。松纳结构向来是以“油润”著称的,S85也不例外,它的色彩不像传统的德产康泰时那样浓郁,而是介乎老的德产YC口镜头和MMJ之间,浓郁而有通透感,比VS100-300还要厚重些。至于焦外散影,也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与普兰纳由内至外逐渐化开不同,焦内和焦外是截然分开的,因此对焦比普兰纳要容易得多。
    因为退烧,我开始精简器材,康泰时里只打算保留D25、D35、P85三支MMG版本镜头和一支标头。尴尬的是,我有一支成色极好的S85,在网上挂了很久也无人问津,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究其原因,想来还是大家都觉得这个焦段的镜头就应该是大光圈拍人像用的,F2.8的光圈还是有点小,满足不了许多人对景深的要求。当然,可能我的价格显得高了,运气好的话,再加个七八百块钱就能找一支MMJ版本的P85,1.4的光圈毕竟还是很诱人的。
    虽然它的最大光圈仅仅是2.8,但它的身材也同样小巧,一样是55毫米的滤镜口径,滤镜可以通用,与上述几支F2.8镜头同属轻量级,体积并不比自家的G头大多少,在摄影包里装上一机五镜也不会觉得有明显的负担,这是它们共同的优点。
    其实S85已经是很优秀的镜头,全开分辨率在我看来已经足够优秀,不幸的是它上头有个F1.4的大哥压着,而这大哥是出了名的强悍。如果不太苛刻的话,S85那2.8的光圈已经够用了。如果平心静气地去想想,徕卡那支声名赫赫的“小头九”,最大光圈也不过2.8嘛!
    生产时间:AEG,1975~1989;MMG,1998~2001;AEJ,1983~1987;MMJ,1985~1990。

IMG_4284.JPG (436.91 KB, 下载次数: 120)

IMG_4284.JPG

S85.jpg (629.17 KB, 下载次数: 114)

S85.jpg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01:03
七、Makro-Planar 2.8/100T* AEG & MMJ

    康泰时YC口镜头群里有三支五款微距镜头,分别是MP60(SP60、MP60C)/2.8、MP100/2.8和MP100/4,最后一支极为少见,也鲜闻关于它的故事。坊间流传的说法是它血统不正,是京瓷利用蔡司专利设计的一支伪康泰时镜头,使用时需要上皮腔,所以难得一见。
    我没有用过MP100/4,但我曾经拥有一支MP100/2.8,本文说的MP100指的就指F2.8的这支。
    我用过的那支MP100是MMJ版本,成色已经不算新了,但机械和光学部分依然很完美。康泰时和徕卡的用料和做工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当然,平心而论,康泰时有几支镜头塑料用得多,徕卡的造型设计使镜头容易露白,光圈环纵向旷量大,比较煞风景),特别是对焦手感,真是丝丝柔顺。一个早年在器材上发过高烧的朋友讲,曾经有去他家里买闲置的手动镜头,那人特别老实,一进门就掏出一副白手套戴上,挑了好半天镜头,最后选了手感最好的两支镜头,焦段还完全相同。我朋友问他为什么要买两支相同焦段的镜头,是自己玩还是准备转售。这人回答说,既不拍也不卖,只是自己晚上经常失眠,每每睡不着觉的时候就坐起来戴上手套,转转镜头对焦环,慢慢就睡着了。可见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不过这个故事也能从侧面说明好镜头的手感的确让人喜欢。
    许多很喜欢用P100和MP100作对比,或者用MP60和MP100作对比,正好我也有一支AEG版本的P100,还借过朋友的MP60,可资对比,这里也顺便说一说。
    虽说这三支镜头都算是普兰纳结构,但MP100风格与MP60迥异,温婉柔美,绵密有致。总体说来,比MP60容易跑焦,比MP60容易出作品,因为它焦内焦外是连绵不断的,稍微跑跑焦也不影响什么,但如果你追求刀切斧凿的锐度,那还是找MP60好,而且MP60景深比MP100大得多,对焦更好控制些。
    P100的成像风格以硬朗阳刚著称,当年P85一出,技惊四座,但总有人抨击它最大两挡光圈不锐,P100大概就是冲着这些话来的。光圈全开就很锐,成像风格更像是徕卡的某些镜头,但大光圈带来的副作用是景深过浅,对焦困难,反正我用它全开光圈极少有对得上焦的时候,但只要合焦,出片就无可挑剔。
    如果说P100是条关西硬汉,MP100就是江南淑女。低反差,高分辨率,出片经得起放大。我用它给一位老专家拍过片,看小片感觉略微跑焦,放到百分百看的时候则惊诧于它分辨率之高,人云微距无弱旅,果然不假。通常说来,微距镜头在无穷远上的表现是很一般的,但康泰时这两支微距没有问题,近摄和无穷远通吃,只是焦外硬一些。MP100因为焦段的关系,焦外显得更柔和,拍人像也没有问题。
    我用这支百微的时候多数也就是拍人物,拍微距题材的时候反而要少。拍人物的问题是总觉得自己没对上焦,因为从取景器里看出去成像很柔。特别是当你用它干工作的时候更是心里紧张,背景清晰而人虚掉了,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最低级的错误,好在康百微从来没有让我在这个问题上丢过人。
    康百微有AEG和MMJ两个版本,前者极为少见,我玩了这么多年康泰时,还没有见过德产实物,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产品,市面上基本都是MMJ版本,MMJ就足够好了。
    生产时间:AEG,1986~1989;MMJ,1990~2001

8869402.jpg (144.59 KB, 下载次数: 100)

8869402.jpg

MP100.JPG (358.04 KB, 下载次数: 126)

MP100.JPG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01:08
本帖最后由 东北抗联一军 于 2016-1-23 01:11 编辑

八、Sonnar 2.8/135 T*AEJ & MMJ

    康泰时的F2.8镜头群里,最中庸的可能就是这支S135,要说它有什么优点吧,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点;说它有啥缺点吧,好像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但它早年曾和D28、P50并称为“穷人的劳斯莱斯”,可见它实力还有,只不过我们没发现罢了。
    如今135毫米这个焦段属于冷门,难得有人用,所以它的身价也一直高不起来,一直在一千五到两千的样子。再加上下有蔡司·耶拿顶着,上有徕卡R135罩着,中间还有禄来的2.8/135死磕,价格高不起来很正常。
    老一辈摄影师推荐定焦镜头,配置一般是35、50、135各一支,至少在我读大学的时候还是这样。后来的摄影师通常是28、50、85各一支,再后来的摄影师(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往往配成24、50、85各一支。当然,还有猛人采取了20、85、300这种配置,我是无论如何也操控不了的。这种配置的变迁从某种层面上说,反映了摄影人视角的变化。在这种变化里,最早被甩出去的就是135毫米镜头。因为拿它拍人像,最适合的题材就是拍头像,而头像是很难拍的;如果拿它拍小姑娘吧,不容易表现妹子们的身材曲线;如果拿它拍鸟吧,实在是短得不能再短了。
    我用过两支MMJ版本的S135,对这头在无穷远上的表现感觉一般,而且全开光圈色散比较严重,有人说它不锐,大概与色散严重也有关系。我个人觉得,拿它在两三米的距离上拍人物头像可能是最佳选择。
    它的滤镜口径也是55毫米,和前边提到的那几支小巧型镜头通用。另外,个人观点,觉得这镜头造型有点难看,不知当年设计师们为什么让它长成这个样子。
    生产时间:AEJ,1975~1987;MMJ,1985~2001。

S135 1.jpg (89.23 KB, 下载次数: 103)

S135 1.jpg

S135.jpg (432.68 KB, 下载次数: 112)

S135.jpg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01:19
本帖最后由 东北抗联一军 于 2016-1-23 01:24 编辑

九、Sonnar 2.8/180 T*AEG & MMG & MMJ

    S180大概是康泰时YC口序列中最具争议的一支镜头,喜欢的人认为它是顶级镜头,讨厌的人认为它是大狗头。我个人认为它和P85同为康泰时序列里最厚道的镜头,这么多年既不见涨也不见跌,始终在3000元上下浮动(MMJ和AEG的P85在4000元上下),而早年和它价钱相仿的Distagon 1.4/35 T*早已奔万而去了。
    我喜欢有争议的人,因为有争议的人通常都是有本事的人,就看你有无识人用人之明。有人说180毫米这个焦段不好用,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S180的文章,当时我也觉得这头不长不短难用,现在我觉得那是没用对地方,S180用对了地方,出片那是极为惊艳的。像我这种玩过许多镜头,最后静下心来玩标头的人,心里对S180依然颇多怀念。
    S180也是康泰时YC口序列中版本比较复杂的一支镜头,有AEG胖版、AEG瘦版、MMG、MMJ四个版本。我拥有过AEG的两个版本,借用过MMJ,只是没用过MMG。这中间,感觉以AEG瘦版为佳。
    AEG胖版公认是综合性能最差的,分辨率和其它几个版本比起来低一些,但它色彩很浓郁,比较讨好,只是它的造型又是我不喜欢的,和S135很像,也不知道这德国人咋想的。这种大萝卜一般的镜头我觉得应该是苏联老大哥的最爱,赫鲁晓夫同志不是最钟爱匈牙利的土豆烧牛肉么?外加萝卜汤正合适。
    MMJ版本具有日产康泰时的典型特点──色彩清丽,当然这是和其它版本的S180对比的结果,S180本身就号称“最具蔡味的四支镜头之一”(另外三支分别是D18、D25和P85),以色彩闻名。
    我最喜欢的是AEG瘦版,色彩有典型的老蔡司特点,浓郁无比,而且还兼有通透感,这点十分难得,通常的AEG镜头色彩都太深沉了。而且,因为它低反差高分辨率的特点,转接到数码机身上拍黑白非常有胶片味道。我曾经应邀在国子监拍过一场诗歌音乐会,出片很是让我自己满意。
    S180拍人物绝佳,特别是表现妇女儿童肌肤的柔滑更有独到之处,当然你拿它拍李幼斌这样以硬汉闻名的男演员也相当不错。除了拍人物外,拿它拍花花草草也相当不错,我也这么拍过,但后来发现这个题材对我意义不大,于是作罢,现在连样片都没有保留下来。
    如果说S180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只能说从机械设计来看,S180的自带遮光罩偏短,且无锁定装置,使用年久后容易松动,形同鸡肋(康泰时的长焦镜头普遍有这个毛病),而且还增加了镜头体积,不能不说是一大败笔。这一点,佳能NFD时代的长焦镜头就做得比较好,遮光罩足够长,拉出来以后还可以固定,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生产时间:AEG(胖),1979~1982;AEG(瘦),1983~1987;MMG,1987~1989;MMJ,1990~2001。

18028.jpg (56.67 KB, 下载次数: 106)

18028.jpg

S180 (2).JPG (470.36 KB, 下载次数: 116)

S180 (2).JPG

S180.JPG (385.69 KB, 下载次数: 111)

S180.JPG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01:26
本帖最后由 东北抗联一军 于 2016-1-23 01:29 编辑

有些跑题的总结

    我在玩器材的这些年里,先后接触过凤凰、海鸥、中一、佳能、尼康、柯尼卡、宾得、理光、康泰时、潘太康、卡尔·蔡司·耶拿、福伦达、徕卡、斯坦海尔、施耐德、科恩、泽尼塔尔、茵度斯塔尔、格里奥斯等品牌的镜头,作为业余玩家,相信接触器材比我多的人不会太多。
    在这些器材品牌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康泰时YC口镜头,先后玩过16种规格(占全部规格的一半,没有接触过的16种镜头中有4种需要向厂家定制,另有两种是纪念版的特殊规格镜头)27个版本的定焦镜头和7种规格的变焦镜头(只差VS3.5/40-80一种规格),还有两种规格的增倍镜(占全部规格的三分之二),可以说,康泰时常见规格的镜头我大部分都曾经把玩过。在做业余贩子以贩养吸买进卖出的过程中增长了不少见识,这些见识不仅是关于器材的,也有许多是基于器材知识之上的摄影技术问题和观念问题(类似建立在不同武器装备基础上的技战术思想和要求)。总体说来,康泰时镜头还是比较厚道的,尽可能做到了质优价廉,当然这是相对于徕卡来说的,如果拿海鸥来做比较,康泰时依然是天价。我接触过的这几支F2.8镜头虽然多是入门级镜头,但的确展现了蔡司的实力,能够让人管中窥豹,继而登堂入室。
    那些前后陪伴过我的一百多支镜头,现在绝大多数都离开了我的身边,找到了新的主人。现在,我手边只有十几支镜头,并且还在持续精简之中,我计划保留七八支镜头,一半是徕卡的旁轴头,一半是康泰时的单反头。其实,单纯从玩的角度来说,只要一机一镜足矣,器材太多反而会影响自己专注思考。
    关于器材问题,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建议还没有走过来的朋友,机身有个能用的就行,镜头要挑好的买三两支,潜心发掘它们的机械和光学潜力(当然,有的镜头还有电子潜力可挖),不要贪图便宜买太多东西(例如佳能的痰盂之类),因为便宜会买死人的。当然,您如果有定力,能够坚持只用一两件简单而廉价的器材出片,那再好不过。我接触过一位中华影友,用的是佳能5D相机和几支潘太康镜头,一样能出不错的照片,这样的人才值得我们尊敬。
    我喜欢拍人文题材,部分源自少年时代的新闻职业理想。从上大学自己有相机的时候开始,始终保持着相机不离身(除了刚毕业在通化工作的短暂时光,那时我很穷,买不起数码相机,通化这个城市当时又前卫得根本买不到胶卷)的习惯。作为从手动时代一路走来的“老一代”摄影爱好者,我对机械有种偏执,认为机械的东西更可靠,尽管如今机身不得已换用了数码器材,但在我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以后,便用康泰时的YC口手动镜头重新装备自己。我常用的几支镜头分别是28mm、35mm、50mm和85mm,其中50mm标准镜头是我的最爱。我常把它挂在一台上了手柄的佳能EOS 5D Mark Ⅱ相机上,光圈收缩到8.0,对焦标尺3~5米,把相机挂在脖子上,并用一个可以插在热靴上的气泡仪校正水平,用这种方式在街头盲拍。但这种战术,只能依赖手动镜头实施,“新一代”年轻或者已经不年轻的摄影师恐怕对“超焦距”这个名词都会感到陌生,我依然从中自得其乐。咱们是一介平民,父亲名字不叫李刚,字也不叫双江,号更非竹排,拍片子不为名垂青史,只是因为喜欢,当然如果能做布列松、卡帕、沙飞、方大曾,我也绝不拒绝老天爷恩赐的机会。
    是为记。



补充内容 (2016-1-23 19:27):
感谢版主赏识,给我信笔胡写的帖子加精!
作者: 丽景城    时间: 2016-1-23 05:34
好文章,老前辈。
作者: benbenyu    时间: 2016-1-23 08:50
东北抗联一军 发表于 2016-1-23 00:06
一、Distagon 2.8/25 T*AEG & MMG & MMJ
    D25有三个版本,我都用过。一般认为MMG版本最为优秀,集浓郁与 ...

真是美如画,火车上那张照片确实看着让人动情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12:46
benbenyu 发表于 2016-1-23 08:50
真是美如画,火车上那张照片确实看着让人动情

谢谢。那张照片也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照片之一。
作者: 信阳毛尖    时间: 2016-1-23 13:34
相信你跟老蔡家无冤无仇,不是为了给老蔡家扬名,这些应该是你跟老蔡家交往的真心感受我很喜欢你的杂记
我这个乡下土包子,是很喜欢吃肉的,特别是闲暇时间喜欢炖个凤凰烤只海鸥来解馋,曾经养殖过“海鸥”专门宰杀出售,养殖规模最高时接近百只 屠宰生意曾经非常红火,甚至供不应求 当然俺土包子也从中赚了几个铜板
但是经常吃肉也不行,看你们城里人“痴康咽蔡”的煎苦生活,真心的想拿几只“海鸥”去交换”白蔡粗康“
一次聚会期间,无意间发现红烧肉18蘑菇菜心22,问其缘由方知是绿色无公害,才恍然大悟原来菜比肉贵  终于明白为啥城里人喜欢“痴康咽蔡”
楼主房东很有养身之道,多“痴蔡”少吃肉!  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爱护动物少杀海鸥  阿米豆腐
因为菜比肉贵,所以目前还不具备全吃素的条件!
如果现在我站在社区街道上大喊:    我土包子要 “痴康咽蔡”, 估计妇联主任要拿拖鞋揍我!
为了健康美好的未来生活,我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路漫长上下求索,逐渐向“痴康咽蔡”的目标前行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14:19
信阳毛尖 发表于 2016-1-23 13:34
相信你跟老蔡家无冤无仇,不是为了给老蔡家扬名,这些应该是你跟老蔡家交往的真心感受我很喜欢你的杂记:h ...

毛尖兄见笑,吃康咽蔡也不能贪多,因为这东西虽然富含维生素,但是没有能量。我们抗联的同志在冰天雪地里战斗习惯了,不像你老兄,一边吃肉一边喝茶,不愁消化。嗯,保护动物是对的,善待海鸥凤凰也是善待咱自己。如果老兄不弃,欢迎一起吃康咽蔡,这样才能德徕福禄,不致出佳为尼啊!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17:59
丽景城 发表于 2016-1-23 05:34
好文章,老前辈。

哪里,量在下这点道行,怎敢当“前辈”二字?
作者: dachuan    时间: 2016-1-23 19:16
本帖最后由 大川黄河 于 2016-1-23 19:27 编辑

文章写得不错,下了功夫并倾注了真情,示例图片也很赞。

我对镜头的认知基本属于文盲级别,虽然手边乱七八糟从高端到低端也有那么一大堆,但我只是按照他们出身的高低贵贱去定位品质的优劣并非从心里真的认同,而在实际使用中,用莱卡和用海鸥205拍出来的片子对于我都一个味,不知这究竟是水平高还是水平洼。。。开个玩笑。

很赞赏朋友们无私的坦诚与交流,只要不涉及显见的商业目的,像这类集科普、实用心得与美文美图欣赏于一体的优秀帖子,对大家都是求之不得的,谢谢楼主。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19:33
dachuan 发表于 2016-1-23 19:16
文章写得不错,下了功夫并倾注了真情,示例图片也很赞。

我对镜头的认知基本属于文盲级别,虽然手边乱七八 ...

感谢版主赏识。其实我也只是个业余玩家,不是专门研究摄影的。像钱元凯先生大概也不会有精力来琢磨这种小事,版主给我信笔胡写的帖子作了这么高的评价,我深感荣幸。期待版主和各位网友给予更多批评。谢谢。
作者: zz927313    时间: 2016-1-23 20:13
前来顶帖。曾经考虑过买这里面的喜欢的焦段来玩,后来也只玩过50 1.7和135 2.8,但是感觉继续下去,自己的经济实力就跟不上了,就放弃了。等以后有钱了继续啊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20:18
zz927313 发表于 2016-1-23 20:13
前来顶帖。曾经考虑过买这里面的喜欢的焦段来玩,后来也只玩过50 1.7和135 2.8,但是感觉继续下去,自己的 ...

烧器材是需要经济基础的,所以对广大贫下中农同志来说,还是烧摄影本身的好。
作者: 马丁泰勒    时间: 2016-1-23 20:39
看到宋兄如此用心…看来中国摄影后继有人了。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3 21:32
马丁泰勒 发表于 2016-1-23 20:39
看到宋兄如此用心…看来中国摄影后继有人了。

泰勒桑难得一见,别来无恙!
作者: zzpc    时间: 2016-1-23 23:33
好文章,看后收获很大。我有各种镜头一大堆,包括康泰时的十几个,从没有仔细研究过,向抗联战士致敬啊。
作者: jinqiguang    时间: 2016-1-24 06:33
文章写得不错,先学习了。
作者: weian    时间: 2016-1-24 07:34
说的实在、真切。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4 10:12
zzpc 发表于 2016-1-23 23:33
好文章,看后收获很大。我有各种镜头一大堆,包括康泰时的十几个,从没有仔细研究过,向抗联战士致敬啊。 ...

不敢当。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原本就是中华的一个优良传统,我写的只是自己的一点感受,请您批评指正。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5 06:06
jinqiguang 发表于 2016-1-24 06:33
文章写得不错,先学习了。

多谢好评。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5 08:54
weian 发表于 2016-1-24 07:34
说的实在、真切。

请批评
作者: wzx991    时间: 2016-1-25 09:55
再学习。。。。
看了您以前的文章,先后购了P50、P85、S180、国鸟58,还没玩出感觉,继续学习,慢慢体会。。。
作者: bbq007x    时间: 2016-1-25 10:18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5 21:46
bbq007x 发表于 2016-1-25 10:18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8 07:23
wzx991 发表于 2016-1-25 09:55
再学习。。。。
看了您以前的文章,先后购了P50、P85、S180、国鸟58,还没玩出感觉,继续学习,慢慢体会。 ...

承君错爱,弟实感惭愧。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tsingdu    时间: 2016-1-28 10:07
细细看来,很有味道,就如康泰时出片一样,绵绵不绝,耐人寻味。发现楼主原是大湿一枚,甚是崇拜。更希望多写一些心得,让有暇无暇的各种观众一饱眼福。纸上谈兵,尤悠然自得。
作者: xylz19    时间: 2016-1-28 12:39
玩过几个   2.8的不能玩啊   因为早晚得换   还不如直接1.4     不过百微很不错     我感觉色彩胜过zf100/2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8 15:16
xylz19 发表于 2016-1-28 12:39
玩过几个   2.8的不能玩啊   因为早晚得换   还不如直接1.4     不过百微很不错     我感觉色彩胜过zf100/2 ...

许多焦段,不是不想玩1.4,是实在没有。而且如果有的话,口袋里一定要有银子才行。至于您觉得百微色彩胜过ZF,我觉得这很正常,环保玻璃光学性能肯定干不过非环保玻璃。不过借用本坛网友solagon的话说:“玩雅西卡的看不起玩确山能的,有意思……”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28 16:30
tsingdu 发表于 2016-1-28 10:07
细细看来,很有味道,就如康泰时出片一样,绵绵不绝,耐人寻味。发现楼主原是大湿一枚,甚是崇拜。更希望多 ...


过奖了,镜头怕潮湿
作者: 夏枯草    时间: 2016-2-1 21:44
好像少了个蔡司120/2.8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2-2 09:52
夏枯草 发表于 2016-2-1 21:44
好像少了个蔡司120/2.8

恕我浅陋,还没有听过说有这么一支镜头啊!是YC口么?
作者: 大耳牛    时间: 2016-2-2 10:33
帮顶!
作者: 夏枯草    时间: 2016-2-2 17:45
东北抗联一军 发表于 2016-2-2 09:52
恕我浅陋,还没有听过说有这么一支镜头啊!是YC口么?

我记错了,不是contax口的。不过的确有蔡司120/2.8这款镜头!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2-2 22:24
夏枯草 发表于 2016-2-2 17:45
我记错了,不是contax口的。不过的确有蔡司120/2.8这款镜头!

您说的可能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制造的卡尔·蔡司·耶拿Biometar 2.8/120 MC镜头,这是一支中画幅镜头。兄弟这篇帖子说的是康泰时镜头,和您讨论的不是一个概念。康泰时本身有RF、YC、G、645等卡口,理论上都算是CONTAX口,本文中说的都是YC卡口镜头。

作者: zzf1771    时间: 2016-2-4 22:58
非常想看看楼主的摄影作品,正象楼主说的爱摄影胜过爱相机。
作者: 瞬息即美    时间: 2016-2-10 12:55
深圳人民前来顶帖
作者: 行行胡马    时间: 2016-2-15 12:06
这样的好文章要静下心来认真的看。先说一声谢谢!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2-17 21:19
zzf1771 发表于 2016-2-4 22:58
非常想看看楼主的摄影作品,正象楼主说的爱摄影胜过爱相机。

http://bbs.camgle.com/thread-540009-1-1.html

http://bbs.camgle.com/thread-541371-1-1.html

这里有两组,请批评。
作者: 窗    时间: 2016-2-19 08:13
喜欢看一军的文字,幽默!哈哈
作者: 格瑙芒    时间: 2016-2-19 10:27
妙文美图 送别那张拍的真好 完全摒弃色彩王的颜色抓住真情流露的一瞬
但仔细一砸么滋味 通篇是在为35 1.4放毒打广告啊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2-20 10:43
窗 发表于 2016-2-19 08:13
喜欢看一军的文字,幽默!哈哈

能得到老葛这么高的评价不容易啊!感谢,感谢!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2-23 15:10
格瑙芒 发表于 2016-2-19 10:27
妙文美图 送别那张拍的真好 完全摒弃色彩王的颜色抓住真情流露的一瞬
但仔细一砸么滋味 通篇是在为35 1.4放 ...

老哥咋能看出来是给3514打广告呢?
作者: 红小兵    时间: 2016-2-23 22:48
向楼主学习!术业有专攻,像我这样胡玩的,得好好向你学习!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2-24 21:57
红小兵 发表于 2016-2-23 22:48
向楼主学习!术业有专攻,像我这样胡玩的,得好好向你学习!

您谦虚了。我也谈不上有啥专攻,只是最近几年玩康泰时略多些而已。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2-27 08:25
瞬息即美 发表于 2016-2-10 12:55
深圳人民前来顶帖

我谨以个人名义,向即美兄表示诚挚的问候,向深圳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工兵锹    时间: 2016-3-2 13:34
真是好文章
作者: @枫丹白鹿    时间: 2016-3-2 21:26
楼主这才是玩镜头玩进去了的人,真正入门了,长见识了。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3-9 20:31
工兵锹 发表于 2016-3-2 13:34
真是好文章

还是请兄多提意见吧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4-10 14:10
@枫丹白鹿 发表于 2016-3-2 21:26
楼主这才是玩镜头玩进去了的人,真正入门了,长见识了。

不敢,也请您多提宝贵的意见
作者: tyshaxq    时间: 2016-4-11 15:20
器材好,功底好,文采更好。有才人!
作者: 追求者    时间: 2016-4-26 13:37
好文采!资料也很好
















             力量摄影器材 微信号 licamera

            微信 licamera 电话 13391796495

      淘宝店铺:https://shop115032456.*.com

经营各类徕卡.尼康.佳能.奥林巴斯.宾得等胶片.中大画幅相机 镜头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4-26 19:39
tyshaxq 发表于 2016-4-11 15:20
器材好,功底好,文采更好。有才人!

要是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您批评指正。
作者: intorain    时间: 2016-4-30 0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山一瞬    时间: 2016-4-30 17:17
我很欣赏你的 “价廉质优的选择──谈康泰时F2.8镜头群中的廉价镜头”文章,写出自己的使用中的体会和感悟,我们玩摄影的人很多,但是去写出自己是如何实践体会的人不多,大家要向你学习,我也是用过几种镜头,从来没有去谈一下镜头的特点性能,并且发出了和大家共赏。我赞您一个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4-30 21:07
燕山一瞬 发表于 2016-4-30 17:17
我很欣赏你的 “价廉质优的选择──谈康泰时F2.8镜头群中的廉价镜头”文章,写出自己的使用中的体会和感悟 ...

不敢,请前辈不吝赐教。
作者: 时光时光慢些吧    时间: 2016-5-11 14:08
详尽的科普贴,谢谢提供学习了。
作者: xiehueiluen    时间: 2016-5-12 10:27
感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作者: huahanding    时间: 2016-5-19 15:17
好贴 学习啦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6-26 09:52
时光时光慢些吧 发表于 2016-5-11 14:08
详尽的科普贴,谢谢提供学习了。

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多批评。
作者: 眼镜蛇003    时间: 2016-7-13 14:30
学习!!
作者: lius8146    时间: 2016-8-5 09:39
有幸拥有一支D25 一支P85 与楼主大哥共勉!
作者: 156786    时间: 2016-8-7 16:48
谢谢提供分析,关注康泰时也有几年了,一直没有想好下手与否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8-8 10:51
156786 发表于 2016-8-7 16:48
谢谢提供分析,关注康泰时也有几年了,一直没有想好下手与否

康泰时还是不错的。我一直觉得单反的康泰时,旁轴的徕卡。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6-10-22 10:39
156786 发表于 2016-8-7 16:48
谢谢提供分析,关注康泰时也有几年了,一直没有想好下手与否

康泰时还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东西。前些日子入了几支徕卡,感觉和康泰时比各有千秋,徕卡没有差的东西,而康泰时个别产品一般,但价格差得实在太悬殊了。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7-5-16 00:11
不觉,这个帖子写过一年多了
作者: 雷德    时间: 2017-5-20 22:29
d35我也得搞一只。超焦距拍摄我以前用在拍几个同学婚礼上,鹅头37/2.8 ,抓拍的那些瞬间,到现在同学聚会说起来都感动。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7-5-21 18:24
雷德 发表于 2017-5-20 22:29
d35我也得搞一只。超焦距拍摄我以前用在拍几个同学婚礼上,鹅头37/2.8 ,抓拍的那些瞬间,到现在同学聚会说 ...

说白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是人来驾驭镜头,而不是镜头来驾驭人。
作者: 雷德    时间: 2017-6-4 13:20
东北抗联一军 发表于 2017-5-21 18:24
说白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是人来驾驭镜头,而不是镜头来驾驭人。 ...

是,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还要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考虑优劣平衡,完成一个事总是很多程序步骤,不能有短板,最好有亮点。
作者: moriero85    时间: 2017-6-9 09:52
LZ的文章写的真好,基本上每篇都拜读过了,啥时候给介绍一下康泰时N系统的镜头啊。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7-6-9 11:27
moriero85 发表于 2017-6-9 09:52
LZ的文章写的真好,基本上每篇都拜读过了,啥时候给介绍一下康泰时N系统的镜头啊。 ...

这个真是抱歉,N系统只用过17-35/2.8,不过那支镜头在超广角里真是一等一地好,只是太过于笨重了。我后来和一个改口师傅同时发昏,我请他给改成纯手动镜头,而他居然也接了这个活儿,然后镜头被杀,一直搁到现在还是个半截子工程。
作者: moriero85    时间: 2017-6-9 11:58
东北抗联一军 发表于 2017-6-9 11:27
这个真是抱歉,N系统只用过17-35/2.8,不过那支镜头在超广角里真是一等一地好,只是太过于笨重了。我后来 ...

晕~~~~N系镜头不是早就可以改成ef自动镜头了吗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7-6-15 16:02
moriero85 发表于 2017-6-9 11:58
晕~~~~N系镜头不是早就可以改成ef自动镜头了吗

我那支对焦马达有问题,改不成AF镜头,而且太过笨重
作者: zhangzk    时间: 2017-6-15 20:18
好资料,收藏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7-6-15 21:49
zhangzk 发表于 2017-6-15 20:18
好资料,收藏

不敢当,您多批评。
作者: 王老吉    时间: 2017-10-26 11:45
学习学习再学习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7-10-27 17:13
王老吉 发表于 2017-10-26 11:45
学习学习再学习

有不当的地方,还盼批评指正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8-3-5 00:00
这帖子,恍然间不觉两年了。
作者: 宇宙的琴弦    时间: 2018-3-18 21:03
好文好文,先顶后读~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8-4-15 21:27
宇宙的琴弦 发表于 2018-3-18 21:03
好文好文,先顶后读~

请您多批评,我说的也不一定对,只是一孔之见。
作者: BH7NDE    时间: 2018-4-30 11:37
东北抗联一军 发表于 2016-1-23 20:18
烧器材是需要经济基础的,所以对广大贫下中农同志来说,还是烧摄影本身的好。 ...

感觉前辈说的真在理,真的是受教了,玩摄影玩的是摄影的本身,我就先把技术练好了再说吧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8-4-30 21:26
BH7NDE 发表于 2018-4-30 11:37
感觉前辈说的真在理,真的是受教了,玩摄影玩的是摄影的本身,我就先把技术练好了再说吧 ...

“前辈”二字不敢当。我反对唯武器论,当然也不支持唯意志论,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真的不要陷在器材的泥潭里。
作者: BH7NDE    时间: 2018-5-4 10:17
东北抗联一军 发表于 2018-4-30 21:26
“前辈”二字不敢当。我反对唯武器论,当然也不支持唯意志论,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真的不要陷 ...

受教
作者: 眼镜蛇003    时间: 2018-5-11 10:32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8-5-13 13:13
眼镜蛇003 发表于 2018-5-11 10:32

请您多批评。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8-5-13 13:15
眼镜蛇003 发表于 2018-5-11 10:32

请您多批评。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8-10-20 20:07
一眨眼的工夫,时间已经到了二○一八年,日子真是不经混啊!刚刚近年来手动镜头价格一路走低,拜其所赐,前几天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入手了一支MMG版本的S180,至此功德算是圆满,我喜欢的焦段都有了MMG版本镜头。




欢迎光临 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http://ios.camgl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